中國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,2018年2月份,中國PPI同比上漲3.7%,比上月回落0.6個百分點,漲幅連續四個月回落。PPI環比由上月上漲轉為微降,下降0.1%。
其中,2月份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上漲4.8%,比上月回落0.9個百分點,影響PPI同比上漲約3.60個百分點。生活資料價格同比上漲0.3%,漲幅與上月相同,影響PPI上漲約0.08個百分點。
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指出,在主要行業中,漲幅回落的有非金屬礦物制品業、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、石油、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、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以及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。上述五大行業合計影響PPI同比漲幅回落約0.57個百分點。據測算,在2月份PPI3.7%的同比漲幅中,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3.5個百分點,新漲價影響約為0.2個百分點。
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指出,2月PPI同比上漲3.7%,漲幅略低于市場預期,出現連續多月回落。這一數據與2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(PMI)的下行相印證(2月份,PMI為50.3%,環比回落1.0個百分點)。他認為,隨著PPI漲幅的下降,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或將面臨下降態勢。
華泰證券(quan)研(yan)究所首席宏觀(guan)研(yan)究員李(li)超指出,環(huan)保(bao)(bao)限產(chan)、油價上(shang)漲和供給側結構性改(gai)革(ge)(去產(chan)能)將繼續成為(wei)(wei)2018年影響PPI走(zou)勢的主要(yao)因素(su)。從2017年三季度以來(lai),環(huan)保(bao)(bao)限產(chan)成為(wei)(wei)支撐(cheng)PPI環(huan)比(bi)走(zou)強(qiang)的核心(xin)因素(su)。供給側改(gai)革(ge)的進一步推進則(ze)有利于繼續推動中游行業(ye)出清、集中度提升(sheng),為(wei)(wei)PPI環(huan)比(bi)帶來(lai)上(shang)漲預期。據其預測(ce),今(jin)年全年PPI同比(bi)漲幅在4%左右。